季飞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下文学小说网www.consultindia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第二天一早李忆然便被柳相从被窝里薅了起来,早早的吃过饭后来到屋外,柳相伸手递给他一把黑色木质长剑说到:“你先用此木剑练习,此剑乃是紫金黑檀所做,亦是我曾经习剑时所用,现赠与你。”

李忆然接过木剑,双手一沉差点没握住,仔细端详,看似木剑却入手极沉,比之铁剑犹有过之。剑身通体黝黑似碳,表面泛有瓷器的光泽,虽是木剑却也异常锋利。

柳相见他面有诧异便自说到:“紫金黑檀,产自遥远小国身毒,乃一位远游高僧所赠,此木入手极沉,坚硬堪比金精,用于练剑却是极好。”

略一停顿又接着说道:“你可知习武和修行的区别?境界如何划分?”

李忆然摇摇头表示不知,以前王老头儿只是教我暗器之法并未教过我其它。

柳相见他摇头便说到:“世间大多数的武者只知习武不知修行,却不知修行才是习武的大道,习武为下品,唯有练至上品入神方可修行,入神才是山外人,可惜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只在山中不见天,其原因便在悟性与心性。我观你六岁跟随老王学习暗器,十岁便已百步之外每发必中,而后三年便能以气控器,如鱼潜水收放自如,你的悟性与心性都很好,入神不难!”

“入神之后便是上品三境,天下修行以三教为尊,这三境三教之中各有说法,道家始于道经创于蜀中,取庄圣经文《大宗师》坐忘,为上品第一境,再取《道经》中执大象,天下往,为第二境象意境;佛门两宗,密宗及禅宗教义相似却有小异,因此经法众多,又有大乘小乘之别,便取大乘《楞严经》中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生慧为第一境生慧境,又取小乘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中诸法性相,亦知势用,为第二境法相境,两宗又有果位之说,这些你日后行走江湖自会了解,在此便不再多言;儒家修学,需立德 立功 立言方可为圣,立德既为君子境,立功可为贤人境,立言便是圣人,三教都以此为第三境圣人境;成圣便可得大逍遥,可这些三教成圣者多,得大逍遥者又有几人!”

说到这儿叹息一声,看向李忆然又接着道:“这三境又有初中后三境,但三境之说乃是境界之说并非战力,三教法门各有优劣;就以匡天无为论,他年轻时有奇遇习得佛门修行法,修至法相初境便有金刚琉璃身,便是儒道两家的贤人,象意境后期之人出手也很难打破,所以我说胜他易,杀他难。佛家亦有宏愿信仰之力,战力亦是不俗。同样道理,当朝国师张道,已至象意后期,他一身道法玄奥吸纳山川之力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佛修有感而孕后选择

佛修有感而孕后选择

白孤生
01某月某日,秋。谢忱山成了佛修。某年某月,冬。谢忱山发现他怀孕了。而这两件事,都和魔尊有千丝万缕的关系。02谢忱山生来有大智慧,是天定的佛骨。——割其血肉,不痛不伤,不过分毫就能重新复原。世人感慨此等割肉喂鹰舍己为人之大能者,方是正道。殊不知百余年前他犯下一桩罪孽。在那寂静无声的雨夜里,在他为僧的半日前,他哼着歌儿剖开自己的胸膛,为匍匐在地即将死去的将亡者喂足了全身的血肉,才堪堪救回来——如今叱
修仙 连载 42万字